作為家庭客廳娛樂的中心第一屏,雖然智能電視並不像智能手機那樣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但其地位依舊不可忽視。圍繞智能電視,為了搶奪家庭互聯網入口,無論是傳統電視廠商還是互聯網企業,已經展開殘酷的市場競爭。隨著這一場同樣無底線、無節操的競爭逐漸發酵,僅僅在硬件、跑分、外形、營銷等方麵玩花樣,已經不再是吸引消費者關注的殺手鐧。
於是,越來越多的電視企業開始將“情懷”元素當做下一個發力點。希望情懷能夠從另一個維度接近消費者,以更巧妙、更溫柔的方式讓智能電視被消費者所接受。隻是習慣了大開大合的競爭手段,電視企業能玩好情懷這一招嗎?消費者又是否接受呢?
情懷匆匆上馬 漸成泛濫之勢 為了在慘烈中突圍,原本隻擅長打硬性牌的電視企業,不得不重新尋找新的武器。而能夠引發消費者共鳴的最好手段,自然就是打感情牌。目前,越來越多的電視企業都將部分營銷重點放在“情懷”上。
小米是玩“情懷”的好手,旗下電視產品都打著“年輕人第一台電視”的旗號,想直接以青春、性價比等雜糅起來的情懷徹底灌注進年輕人的印象中。就目前來看,似乎做的還有聲有色。
海信近日高調推出ULED電視,將市場中的頂配電視價格直接拉至定位中產階層的中高端電視層麵上。專為中產階層專屬定製的ULED電視,在發布之初就籠罩上“小資”的情懷元素,成為特定消費群體關注的目標。
而創維旗下互聯網品牌酷開則是全線出擊,竭力玩轉情懷這一新興事物。比如酷開A43針對兒童、青年、老人分別研發出一套係統,並三體合一,讓電視重新回歸“家庭”元素本質;比如酷開小企鵝K32,則是針對蟻族、漂泊群體等,以出門在外依然被家庭氛圍環繞為主要賣點……
由此看來,情懷元素在被電視企業發掘之初,就立刻呈現泛濫之勢。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或許電視產品將在以情懷為基礎的新角鬥場上掰腕子。
拿捏力度至關重要 小心偷雞不成蝕把米 事實上,將情懷當成全新的進攻武器,也是無奈之舉。畢竟在殘酷的競爭下,凡是能存活下來的電視企業,其電視產品在硬件、係統、價格等方麵都相差無幾。但情懷作為“非常規武器”,其營銷效果非常難以把握。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傷到自己——老羅借情懷推出錘子手機,還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最終貽笑大方。
小米電視雖然受到部分年輕人的喜歡,但隨著小米品牌信譽度的降低,其情懷攻勢越來越沒有說服力——情懷可不是為了坑人!因此,情懷雖然是個好事物,關鍵時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拿捏力度至關重要。
目前,很多電視產品中的情懷元素都顯得有些矯揉造作——很想直接闖進消費者心裏產生共鳴,卻往往不能引起消費者感同身受的觸動。原本情懷營銷和商品本身屬性就有些衝突,能夠真正將前者玩得爐火純青的少之又少,電視企業又因為競爭激烈顯得太過急功近利,自然就會讓消費者反感。
權衡利弊 情懷基於產品之上 在發起情懷攻勢前,電視企業一定要權衡利弊,盡可能地將引發的效果事先預測號。也就是說,要降低不可測、不可控效果發生的幾率。當然,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斷積累情懷營銷的經驗。雖然現在電視企業的情懷營銷看起來頗為生硬,但隻要多加“練習”,總會有所進步的,隻是千萬別倒在最終成功前……
此外,所有的情懷元素最終的落腳點還是產品之上。電視產品本身,是情懷得以真正發散開來的基礎。脫離產品本身空談情懷,沒有任何意義。比如酷開小企鵝K32以蟻族“家庭”情懷為營銷賣點,其隨拎隨走、重量較輕等特性就與這一情懷較為契合。小米電視總是自認為當之無愧的“年輕人的第一台電視”,但真正給年輕人帶來了怎樣的感受呢?恐怕小米自己都很難說清楚……用產品讓情懷落地,才是真正的發展方向。
(责任编辑: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